20170209華豫之門視頻和筆記:環帶紋,寶相花,袁安碑,銅鎏金,貼骨
本頁提供2017年2月9日河南衛視《華豫之門》視頻在線觀看和重點文字筆記,鑒定專家和估價專家對清末民國八仙瓷人一組、唐代鎏金發簪一組、西周晚期青銅鼎、民國時期漢代袁安碑拓片等藏品進行了鑒定和估價。鑒寶檔案提供《華豫之門》視頻全集的在線觀看和主要內容介紹(節目要點筆記)。
清末民國八仙瓷人一組
圖:清末民國八仙瓷人一組
這是一組八仙,它是代表中國傳統,一種文化,一種喜氣,一種喜慶,如果時代早的話,神態就栩栩如生,如果時代晚的話,那臉上就大概看上去有一個形狀而已,而沒有把它的眼睛, 眉毛,包括身上衣服的褶皺,刻劃得很清楚。另外一個八仙肯定瓷的,它是加彩的,如果這個彩鮮艷,而且非常勻凈的話這個時代也就早,如果彩渾濁的話,這個時代也就晚,所以這個一般都是清末到民國這一段。根據這些特點,就可以判斷它這一組小的這個八仙人物像應該是二十世紀早期的真品,清末民國的。
唐代鎏金發簪一組
圖:唐代鎏金發簪一組
這里邊放了三種釵,這個釵是銅鎏金,中間焊了那么一小朵寶相花,寶相花唐代最漂亮,從商代開始,凡是15歲的姑娘要成為姑娘準備走出門的時候,母親要給她盤頭,要拿這個髻,掂起來插進去。那時候的發飾的這個簪頭,比較少,比較單一。而這個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東西,叫簪,三個小鳥叫金雀,做得非常精美,就是它把這個簪,從上面分杈就相當于一個小樹杈一樣,在杈上還勾了很多冬草花,可見這個制作簪子的人或者佩戴這個簪子的人,她是該有多么的舒服和幸福,它從它的那個密砌的紋飾和展翅的翅膀,唯獨唐代有這種造型,所以說這三件確確實實唐代鎏金發簪的真品。
西周晚期青銅鼎
圖:西周晚期青銅鼎
環帶紋是西周的典型紋飾,下面這種垂鱗紋的組合流行于西周晚期,這只青銅鼎整體看起來,銹色比較統一,那么這種情況如果這個銹色又比較漂亮,就是說翠綠色像翡翠的綠,是最受收藏家歡迎的顏色。這一只青銅鼎,如果在國外待過,說明以前的藏家對審美是比較懂的,對青銅器的呵護,這個基礎的知識也是比較懂的,只要浮著的有臟的難看的銹色是經過專業的去除,加之他保留了原來青銅器底部所殘留的西周時期的,范鑄分范的痕跡。那么再加之這只青銅鼎的口沿,內部這一塊有一個紅斑,這個紅斑是由于它的成分是氧化亞銅結晶,由胎體內析出,再加之口沿部沒有附著的地方,出現了那種貼骨的,側光狀態下看,微弱的金屬質感的這種膜狀的,貼骨的地子。綜合以上所述,這是一只西周晚期的青銅鼎,真品無疑!
民國時期漢代袁安碑拓片
圖:民國時期漢代袁安碑拓片
這個碑叫袁安碑,全名叫做司徒公沈南安陽,底下袁安少公,所以這個帖里面寫的都是記錄袁安的,和《漢書》中記錄袁安的內容基本相同。所以它是漢代東漢時期,袁安碑帖的原始拓本的真作。而且因為它出土的時間離我們現在太近了,1929年出土的,所以字里行間顯現的就像寫出來一樣,甚至一個轉折的筆畫,我們都能體會出來,你像這“公”字,真漂亮,這種起筆、行筆和收筆,整體的形象非常到位。就從我們學習書法來說,是太好的范本了,而且對于我們運用筆法,特別是在篆刻上行筆的這種字,非常有幫助。這副作品是漢代袁安碑原拓作品翻拓的年代是民國時期,難得的真品。
漢代孔雀擺件
圖:漢代孔雀擺件
鳥里面冠羽最高的應該是孔雀,孔雀的喙比較長,就有點像鶴的樣子,這個也是孔雀的造型,孔雀那個頸也比較長,而且孔雀是我們古代到現代,認為它是一個驕傲的、圣潔的一種鳥,胸挺得多高,還傲慢的。
孔雀的確在我們中國是比較悠久的,這件孔雀中間有一條縫,這個縫上肯定是要插孔雀的羽毛,制作這個孔雀,叫扇屏,獨具匠心的一種做法,我們簡直無法想象,把它表現出孔雀那種展翅或者揚屏那種感覺,就得想辦法把那個屏要安進去,這個地方就出現了一個非常好的一個技術關鍵,就是有一條縫你要是不這樣做的話,這個孔雀沒法鑄造出來。
它身上那個翼是鑄造的非常漂亮,它又脫離了晚期鑄造,青銅鑄造那種黃銅。因為銅晚期可以做黃銅的,但這個顯然是青銅的,這個底下,所有的那種漢代那種工藝做法都具備,而且這個拿到手上,你看它這個后背上這個地方,它出來這種反鉛的黑,這種骨形的顏色,也是漢代的標準。真是一件漢代的孔雀!
民間珍寶檔案:唐代藍釉三彩馬、唐代三彩駱駝
圖:唐代藍釉三彩馬
圖:唐代三彩駱駝
二十世紀初隴海鐵路的修筑,讓塵封千年的唐三彩重見天日時,它們卻許多被當成廢陶流失海外,甚至有不少被無償撿走,那么當時由于中國人對這個唐三彩的認識不夠,很多唐三彩是被丟棄在這個墓葬旁邊視而不見的,在西安我們有幸看到這家唐三彩藝術博物館,研究三彩、日常維護一直是李兆楠每天的工作,十幾年來他和館長齊躍進,從海外搶救了上百件唐三彩,它們有的精美卓絕,有的則生活化十足,無不體現了唐朝高超的陶器燒制工藝,而每件藏品的背后都有著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幾年前的一場國際拍賣會李兆楠發現一匹三彩馬,和一匹三彩駱駝的面前,被圍的水泄不通,他們當即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拿到這兩件藏品。李兆楠現在還記得當時,第一次見到它的那種感受,那真的是過目難忘,甚至是心頭一震,在這個拍賣會上,我們經過了無數次的舉牌,超過了30次,最終我們有幸成為了它的主人,古玩行里有句話,三彩掛藍 ,價值連城,而眼前的這匹三彩馬,通體藍釉極為罕見,絕非等閑之輩能夠造出。
再看這匹駱駝,它的背上駝著絲綢和瓷器,是絲綢之路的重要佐證,即使曾經流落海外,但如今它們回到了長安,回到了大唐,環顧博物館 這兩件藏品只是琳瑯滿目中的一份子,這也正代表著十余年來,他們的堅持所獲得的成就。
我們是在一個海外的一個拍賣會上拍賣回來的,當時我們是剛好在國外去做學術交流,當時我們得知有一個拍賣會,但是其實按照慣例,我們是應該先收到拍賣圖冊的,因為是學術交流就沒有這個環節,那么我們來到拍賣會現場的時候,我們有一個經驗:就是去人最多的地方,當我們走到這個人最多的一個展柜的時候,我們意識到可能會出現非常重要的藝術品,因為我們看到了很多來自英國、 瑞士甚至美國的一些著名的大的收藏家,那么當我走到這個展柜前面的時候,我就第一眼映入眼簾的就是這件唐三彩,雖然我們見過無數的唐三彩,但是我在看到它的時候還是難以按捺,自己內心的這種激動,我們在目光移到它的左邊的時候,我們就看見了這件駱駝,那這個時候,這個心臟就有點難以負荷了,因為我們沒有想到這么重要的兩件唐三彩,會出現在這樣的一個之前宣傳并不大的,一個拍賣會上。我們就意識到,這個可能是冥冥之中,這兩件唐三彩在尋找我們,所以當時就是覺得學術交流的事情可能要成為,這次我們出行的一個陪襯了,而這次拍賣是一個重頭戲,我們心里面大概有一個預計,大概就是單件在500萬以內把它拍下來,但是最終還是出乎我們的意料了,拍到了一千萬以內。
其實當時是有兩方面的考慮:第一方面就是說,我們對它的這種情感,它是代表我們中國盛唐時候的一件藍釉三彩馬。其二 就是它的稀少性,因為在我接觸唐三彩,這十幾年的過程中,我是第二次見到藍釉的三彩馬,應該說實物我是第一次見到,親身去見到這件藍釉三彩馬的時候,我一下就浮現了無數唐人,對這個藍釉馬的種種的一種描寫,所以當時就是有情感的因素,也有它稀有性的,這樣的一個考量。
我們今天在推薦這個東西之前就是兩個點:第一個點就是大唐盛世盛到什么程度,第二個是這個唐三彩在中國的陶瓷史上,它做出了哪些最重要的貢獻。那我們現在要用數據告訴大家,在大唐那個時代是怎么樣一個盛世,就是唐代當時的GDP占世界總量的一半還要多一點,長安是我們唐代的首都,可是它是世界上第一個超過100萬人口的大城市,現在想想沒有什么,隨便哪一個縣都不止100萬,當時非常厲害的,長安城在世界上,那時候四大城它是排第一,它要比我們古羅馬城要大五倍,然后就像我們這個絲綢之路一樣,萬邦來朝,有很多的留學生,和留學僧人到中國來,而且難能可貴的是什么,有很多老外,在我們唐代朝廷里面做官,比如說日本的遣唐使,叫阿倍仲麻呂,當時的時候,他到唐代來了以后,他在唐代呆了50年。這就是我們用數據和事實來說明我們大唐的盛世。
另外一個點就是唐三彩在我們中國的陶瓷史上,做出了怎么樣的貢獻?因為我們要知道:在三彩出現之前,我們中國的陶瓷都是單色釉,不然的話就是青,不然的話就是黑,不然的話就是白,可是三彩一出來以后,馬上給人的感覺就是什么呢?富麗堂皇, 雍容華貴。所以我們看到這一匹藍釉的馬,珍奇在什么地方?珍稀在什么地方?因為這個料是鈷料,就是后來我們中國人用的青花,這就是它的料,都是從外國進口回來的,就是我們用這個絲綢之路來交換,包括這些鈷料。
更難能可貴在藍釉的上面它又點彩,就像一個花斑豹,花斑豹是一匹名馬,所以它這一匹馬珍貴就珍貴,在它藍彩上面還再加點彩,絕無僅有。這匹駱駝是我們絲綢之路,跟周圍的國家,包括遠的國家,一種貿易往來的佐證,我們當時的大唐盛世,跟我們現代的盛世是一樣的,正因為我們有了現代的盛世,像李館長這樣有識之士,才能有能力把這些東西,再從海外請回來。如果我們窮的話,這些東西想都不要想。所以鑒于此,這種珍稀度和它的真品稀缺性,隆重推薦這兩件藏品入選我們《華豫之門民間珍寶檔案》。
20170209華豫之門視頻和筆記:環帶紋,寶相花,袁安碑,銅鎏金,貼骨
已有 位收藏、古玩愛好者通過下方 [ 分享按鈕 ] 分享了本文
上一篇:20170202華豫之門視頻和筆記:青銅甗,瓦當,青銅壺,唐三彩,蕭龍士
下一篇:20170216華豫之門視頻和筆記:盝頂,中國白,豬油白,鳳穿牡丹
擴展閱讀: 華豫之門 陶器 唐三彩 瓷器 藍釉 翡翠 青銅器 書法 收藏家 鎏金 發飾 青花 金發簪 鼎 缶 銹色 青銅鼎 拓本 絲綢之路 黃銅 漢代 藝術品 花斑 紋飾 鈷料 真品 唐代 東漢 簪子 西周 點彩 銅鎏金 缸 青銅 擺件 人物像 八仙 民國 鈷 日本 反鉛 陶瓷史 拍賣會 胎體 寶相花 碑 碑帖 博物館 冊 釵 橙 出土 翠綠 單色 單色釉 檔案 地子 范本 鈁 古玩 冠 柜 行筆 行間 鱗紋 美國 起筆 黥 任頤 瑞士 三彩 收筆 唐朝 帖 銅鼎 銅器 拓 拓片 仙人 英國 簪 篆刻 定瓷 陶瓷 商代 八仙人物 三彩馬 清末民國 漢書 分范 甑 環帶紋 羅馬 范鑄 留學生 畢 牖 觶 袁安碑 貼骨
- 拜瓷 評論: 古代的能工巧匠要是放到現代可不得了。
- [華豫之門] 20150312華豫之門視頻和筆記:錫包紫砂壺,戰國蜻蜓眼,吳昌碩,編鐘
- [華豫之門] 20160128華豫之門視頻和筆記:影身舍利,楊守敬,行爐,玉觹,水仙盆
- [華豫之門] 20141015華豫之門視頻和筆記:銀爐,帝王綠翡翠,王素,清官窯粉彩碗
- [華豫之門] 20150702華豫之門視頻和筆記:不光劍,越王劍,筆洗,三秋杯,丹心碗
- [華豫之門] 20141204華豫之門視頻和筆記:康有為書法,紅縞瑪瑙,宣德爐,玉璧
- [華豫之門] 20140910華豫之門視頻和筆記:德化窯,陸抑非,扳指,翎管,瑪瑙,青花
- [華豫之門] 20141120華豫之門視頻和筆記:翡翠,金錠,田黃,銅鐘,蒜頭瓶,童原
- [華豫之門] 20170323華豫之門視頻和筆記:母錢,郎窯紅,梅瓶,豇豆紅,祭紅
- [華豫之門] 20150319華豫之門視頻和筆記:張大千,齊白石,青銅奩,唐三彩,堂鏡